快捷导航
 
岁末年初时节,“央妈”透露的信号,你get到了吗?_其他金融
VIEW CONTENTS

岁末年初时节,“央妈”透露的信号,你get到了吗?_其他金融

2021-7-18 11:15| 发布者: xtyly| 查看: 65| 评论: 0
摘要: 岁末年初时节,央行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自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今年宏观政策的表述中提出“不急转弯”,市场就出现了各种猜测:“不急转弯”是否意味着

岁末年初时节,央行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自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今年宏观政策的表述中提出“不急转弯”,市场就出现了各种猜测:“不急转弯”是否意味着还是“会转弯”?2021年货币供给到底会怎样?

上周前4个交易日,央行连续4天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总计净回笼超3000亿元。市场资金一度紧张,市场利率飙升。

国内金融市场也一度出现了这样一幕:债市交投情绪悲观,国债期货全线收跌,股市波动加大……

不少人在猜: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调头转向”?是不是在进行压力测试?

岁末年初时节,“央妈”透露的信号,你get到了吗?

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在清点钞票。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央妈”已经通过这段时间的表态和动作,透露出了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1月26日,易纲又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会视频会议时重申,货币政策会继续对实体经济进行支持,不会过早放弃支持政策。

怎么理解?

第一,过去一年,中国没有“大水漫灌”,所以相关政策退出问题较小。

第二,今年“稳”字当头,要保证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第三,要把握好平衡,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这一点不容易。当前,我国经济稳步回升,但面对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走平衡木”的难度可想而知。

比如,近期一些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较快;再比如,去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这些都与货币投放、流动性供给关系紧密。

岁末年初时节,“央妈”透露的信号,你get到了吗?

市民在房产博览会上看沙盘,了解楼市行情。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说白了,货币政策既要让实体经济得到应有的支持,又不能在某些领域产生泡沫带来风险;流动资金要充裕,又不能过于充裕。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要围绕“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不,在上周资金利率飙升之后,上周五开始,央行连续4个交易日通过公开市场进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940亿元,资金利率回落明显。

实际上,关于2021年的宏观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早已定调: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总结一句话,今年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会“稳”字当头,做到“灵活精准”,而“精准”就体现在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非充斥着泡沫的领域。

(来源:新华社:文字记者:吴雨)




Tab标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推荐快讯更多

乐居居-让生活更智能!

  • 反馈建议:153890879@qq.com
  • 客服电话: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乐居居  Powered by©  备案号:湘ICP备150094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