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时节,央行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自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今年宏观政策的表述中提出“不急转弯”,市场就出现了各种猜测:“不急转弯”是否意味着还是“会转弯”?2021年货币供给到底会怎样? 上周前4个交易日,央行连续4天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总计净回笼超3000亿元。市场资金一度紧张,市场利率飙升。 国内金融市场也一度出现了这样一幕:债市交投情绪悲观,国债期货全线收跌,股市波动加大…… 不少人在猜:货币政策已经开始“调头转向”?是不是在进行压力测试? 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在清点钞票。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央妈”已经通过这段时间的表态和动作,透露出了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中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也没有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大水漫灌”。因此,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而言,退出问题较小。“2021年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1月26日,易纲又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会视频会议时重申,货币政策会继续对实体经济进行支持,不会过早放弃支持政策。 怎么理解? 第一,过去一年,中国没有“大水漫灌”,所以相关政策退出问题较小。 第二,今年“稳”字当头,要保证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第三,要把握好平衡,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这一点不容易。当前,我国经济稳步回升,但面对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在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走平衡木”的难度可想而知。 比如,近期一些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较快;再比如,去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出现了阶段性上升……这些都与货币投放、流动性供给关系紧密。 市民在房产博览会上看沙盘,了解楼市行情。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说白了,货币政策既要让实体经济得到应有的支持,又不能在某些领域产生泡沫带来风险;流动资金要充裕,又不能过于充裕。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要围绕“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不,在上周资金利率飙升之后,上周五开始,央行连续4个交易日通过公开市场进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940亿元,资金利率回落明显。 实际上,关于2021年的宏观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早已定调: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总结一句话,今年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会“稳”字当头,做到“灵活精准”,而“精准”就体现在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非充斥着泡沫的领域。 (来源:新华社:文字记者:吴雨)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