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使用越来越低龄化已经成为了趋势,家里的三岁小孩会自己刷抖音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过早、过度使用手机的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很多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了,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管理了。 这个新学期,你孩子的手机可能就要受到集中管理了。近期,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文件。新学期开始,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的设施设备成了北京各中小学“新标配”。各校管理要求则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规定,手机保管箱由老师保管,学生若要使用手机,需经老师同意。每天放学时,手机发还给学生。 据《人民日报》报道,为引导学生减少使用手机频率、维护身心健康,不少国家已将“手机禁令”推广至中小学校或更大范围。 法国:2018年,法国国民议会正式通过并于同年生效一项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或任何其他电子终端设备。法案规定,除残障学生特殊需要、校外活动或教学目的外,3岁至15岁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表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课间也不允许使用;超过15岁的高中学生可自愿执行全部或部分禁令。法案特别指出,违反规定者,学校可没收其手机,当日放学后再归还。学校还可根据“教学用途”自行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 日本:日本是最早提出“手机禁入校园”的国家之一。早在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就下发通知,原则上禁止公立学校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高中生虽然可以带入,但是禁止在校园内使用。2009年,文部科学省补充了“上学距离较远等特殊情况下,可以破例允许”的条款,但原则上仍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入校。 在多年的实践中,有家长呼吁允许子女有条件地携带手机上学。课外活动回家较晚,或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需要及时向家长报平安——出于类似原因,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为子女配备智能手机。尤其是2018年大阪发生地震之后,许多家长表示希望能随时与子女保持直接沟通。 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2020年8月,文部科学省向全国各级教育委员会下达通知,有条件地允许将智能手机等可联网通信设备带入校园,并明确了4个基本条件:学生和家长要设定相关使用规则;学校要明确手机管理方法;家长有责任设置防止浏览有害网站的防火墙;家长与学校要向学生教授智能手机正确使用方法,并让他们了解相关危险性。 美国:美国加州法令明确授权公立学校可以出台政策和采取措施,限制或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智能手机。法令提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不受限制地使用智能手机干扰了学校教学进度,降低了学生成绩。(以上各国政策出自《人民日报》报道) 如何让孩子更合理的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家长和学校,甚至社会的共同课题,只有一同发力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