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产品才是一件广受好评的产品? 大概是在这件产品已经更新迭代,你还会觉得 ta 依旧能打,索尼 WF-1000XM3 置于我便是如此。 不知不觉已是两年, 两年时间的酝酿,索尼 WF-1000XM4 终于来了。 初见索尼 WF-1000XM4, 第一印象是,ta 并没有因前作已经趋向成熟,而只做“小修小补”,反而继续走“全面革新”路线。 原因无他,就是为了在兵家必争的真无线耳机市场中,重新树立起「标杆形象」。 说来也是有趣,在索尼各大产品线当中,似乎很少会有像 WF-1000X 系列这样,每一次迭代外观都是重新设计。 在索尼 WF-1000XM4 上为数不多能够看到的“前作影子”,其中一个是整个“1000X 家族”都「承传」下来富有“索尼味儿”的配色和质感了。 外观重新设计的好处,是可以针对用户的使用反馈,在没有任何羁绊下进行任意调整。 比如时下流行趋势包包的体积越来越小,那么充电盒的尺寸就决定了用户对耳机的选择。 再比如不少前作用户觉得“三点固定结构”虽然稳定,但舒适度未如理想。因此研发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放开手脚重新设计以提升佩戴舒适度。 索尼 WF-1000XM4 的充电收纳盒体积对比起索尼 WF-1000XM3 确实缩小了接近一半,但耳机腔体充其量只能算是不相上下。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影响便携性的其实只有充电收纳盒,另一方面则和耳机腔体需要顾及佩戴的稳定性而采用“公模式”造型设计有关。 公模设计最初源自于给订制(私模)耳机试音。凭借其内部空间大、有一定物理隔音能力、佩戴时更具稳定性等优势,近年来已获不少有线耳机参考学习。 而索尼 WF-1000XM4 之所以采用与公模相类似的设计,估计也是看中以上的优势。 特别是在稳定性方面,索尼 WF-1000XM4 不但把电池设计在靠近耳朵一侧,力求用配重把耳机的重心移至靠内。同时还通过增大腔体与耳朵的接触面,使得耳朵受到的压强变小,从而达至贴耳却不压耳的佩戴舒适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公模式”设计耳机的腔体往往会面临着腔体偏大的问题。 对于像我这种常年使用监听/返听耳机的人来说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但对于部分耳廓偏小的用户来说,建议还是先到直营店试试,在3 种不同尺寸的隔音耳塞下能否找到觉得佩戴舒服的一个后再作决定。 腔体外侧是圆形触控板。和配色一样,这是另一个能感受到「传承」的地方。 触控板的操作体验是那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从去年发布的索尼 WH-1000XM4 起,索尼便开始在无线耳机的交互方面下功夫。 既是“同门”,把索尼 WH-1000XM4 上的智能免摘、佩戴检测等功能“移植”到索尼 WF-1000XM4 上自然不在话下。 在这基础上,索尼还新增一枚骨传导传感器,实现通话时以骨传导、空气两种方式同时拾音,从而提升通话质量。
大概是拾音麦克风的“本职”是负责降噪时捕捉环境声的关系,在通话拾音时声音相对会较沉。当然了,这本来就无伤大雅,听得清楚便是。 毫无疑问,降噪和音质是“1000X 家族”的核心。 只是,长久以来为了平衡功耗,WF-1000X 系列总要在降噪效果和高规格传输之间作出取舍。 直到,集成处理器 V1 的出现。 不同于以往 QN1/QN1e 这类降噪芯片,集成处理器 V1 不但要负责降噪方面的计算,同时还是让索尼 WF-1000XM4 能够拥有高规格传输的关键。 在降噪方面, 集成处理器 V1 吸收并改进了 QN1e 的降噪算法,用其更强的算力对双反馈麦克风的环境拾音进行分析,进而给出更强的噪声反馈。 其实当降噪强度去到一定水平时,正常使用真的很难感受到差距有多大。 为了认真感受索尼 WF-1000XM4 降噪方面的提升,我特意在家中用音箱在同样的音量下(大声)播放同一首歌,并分别戴上索尼 WF-1000XM4 和索尼 WF-1000XM3。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终于感受到了索尼 WF-1000XM4 降噪性能的明显提升。 具体一点形容, 就是在没有戴上耳机时音箱的音量为 30,戴上索尼 WF-1000XM3 后,音量相当于直接调至 15 左右。而戴上索尼 WF-1000XM4 的话,音量则相当于直接调至 10~12 左右。感知与官方宣称降噪提升约 40% 相约。 很明显,这是“好与更好”的比较。 如果说索尼 WF-1000XM3 已经基本满足日常使用时的降噪需求,那么索尼 WF-1000XM4 则可以应付更为极端又或是噪音形成更为复杂的环境。 毕竟在我看来,索尼 WF-1000XM3 的降噪效果置于现在,也算是第一梯队的水平。 假如你觉得索尼 WF-1000XM4 的降噪效果似乎未如预期理想,有可能是你没有选对耳塞的尺寸。 相对较浅的入耳确实能够提升索尼 WF-1000XM4 的佩戴舒适度,但浅入耳一定程度会出现“漏噪音”的情况。 聚氨酯泡沫材料制造的耳塞就是为了解决类似情况而设的。 只是物理阻隔对耳朵和耳机的贴合度要求相对更高,所以在选择耳塞尺寸的时候,应该选比“刚好戴进去”更大一号,戴之前先捏一下耳塞,好让耳塞在耳道时能够重新膨胀,从而形成更好的物理阻隔。 不过实话说,对于有线耳机时代已经是“海绵耳塞杀手”的我来说,我还是希望除了这种隔音效果更好的耳塞外,再配上一套硅胶耳塞……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 WF-1000XM4 的环境声感觉终于是处理过的,而不像前作那般彷如直接把麦克风的拾音在耳机了“直接播放”。 我想,这应该也是集成处理器 V1 的功劳吧! 在说实际听感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先放出这一张图: 感谢 V1 集成处理器, 一直心心念念的 LDAC 终于有了,就连 Hi-Res Wireless “小金标”也有了。 支持 LDAC 蓝牙传输技术,意味着播放器里的高规格音源在索尼 WF-1000XM4 下也能拥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即便是针对一般用户平时听得非无损音源,索尼全新的 DSEE Extrem? 技术也可以通过 AI 对音源进行实时补偿而获得更好音质。 当然了,影响耳机音质的主要因素还是发声单元。索尼 WF-1000XM4 采用的是全新设计的 6mm 单元。 这枚全新设计的 6mm 单元,核心是配备了更高柔性振膜,振膜更具弹性,理论上声音会更加通透,低频的弹性也会随之而变好。 按照对索尼 WF-1000XM4 声音的预估,本次试听我挑选了谷娅薇《哭墙》和陈奕迅的《疯狂的朋友》作为试听曲目。 这两年已经习惯通勤时使用索尼 WF-1000XM3 的我,对于索尼 WF-1000XM4 的第一印象是,ta 在前作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 偏流行的声音风格、抓耳的解析力和细腻度等特点,和索尼 WF-1000XM3 可谓是如出一辙。 和预期一样,更好的通透度不但让女声变得更加细腻,还让整个空间感变得更加开阔。 在演绎《哭墙》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谷娅薇的人声细节相当抓耳,中高频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俗。空间感变好,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得以提高,距离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不同的乐器声也能够很好地舒展开来。 每一种声音都有自己的位置,让《哭墙》这样靠旋律带动气氛的歌曲,人声与乐器之间形成不俗的互相带动作用。 明显提升的地方还有低频方面,对比前作低频量感有余而弹性稍嫌欠奉的表现,索尼 WF-1000XM4 显得有活力得多。 不同于《哭墙》的风格,《疯狂的朋友》更像是在录音室 live 录制,因此可以将其视为“更精致”版本的乐队现场演出。 索尼 WF-1000XM4 演绎陈奕迅《疯狂的朋友》时,在弹性更好的低频带动下,乐队该有的 Band Sang 味、玩味都有一定程度的放大,气氛可谓是相当的好。 之所以选择《疯狂的朋友》这首歌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真无线耳机和监听、HiFi 耳机不同,ta 并不单纯的音乐播放,而是作为日常影音娱乐的声音输出。 对于真无线耳机来说,做到“音质好”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音质好”这个基础上再添一份声音舒适感。所以相比起索尼 WF-1000XM4 音质方面的进步,我更欣赏 ta 在声音舒适感方面的大幅度提升。 360 临场音效作为近年来索尼音频部门大力研发的项目,在索尼 WF-1000XM4 上自然是不会缺席。 顾名思义,360 临场音效用耳机模拟出 360 度球体声场的一项空间音频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基于对象的空间音频技术,将具有沉浸感的音乐画卷展现给每位欣赏者,营造出身临其境般生动的聆听体验。 想要体验 360 临场音效,首先要通过 Sony |- Headphones Connect APP 进行耳朵分析。采集的耳朵信息会直接反馈索尼精选 Hi-Res 音乐 APP 上,如此便可以通过这个高品质流媒体 APP 享受 360 临场音效。 一系列的交互功能以及 LDAC 传输的加入,索尼 WF-1000XM4 的续航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略有提升。 毫无疑问,这又是 V1 集成处理器的功劳。 续航方面, 官方给出的数据,打开降噪时耳机的续航时间约为 8 小时,充电盒则可以为耳机充满电 2 次(即约为 16 小时)。 官方数据上索尼 WF-1000XM4 与前作的总续航时间都约为 24 小时。官方数据结合我这两年使用索尼 WF-1000XM3 的经验,想必索尼 WF-1000XM4 又是一款每天通勤使用约 2~3 小时,半个月都不用充电的真无线降噪耳机。 不仅如此,在索尼还将 WF-1000XM4 的快充提升至“充电 5 分钟播放 1 小时”,并加入了 Qi 无线充电功能。回家/回公司时往充电板上一放,应该就不会有断电的一刻了。 两年前, 我曾以「诚意之作」来形容索尼 WF-1000XM3。 两年后, 索尼 WF-1000XM4 同样是我心目中的「诚意之作」。 索尼之所以是索尼, 在于 ta 并不希望自家产品只是品牌生态当中的一件「工具」,又或者只是一件「附属品」,而是把每一件产品都看成「作品」那样看待。 无可否认, 相比起那些以「手机配件」形式存在的真无线耳机,索尼 WF-1000XM4 在交互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不过我总觉得,交互就像是“现成的答案”,而降噪和音质则需要默默耕耘。 立足于降噪和音质这两大「绝对实力」,索尼 WF-1000XM4 已经有足够资格在真无线耳机市场中重新树立「标杆形象」了。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