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到底是『会飞的照相机』还是『带照相机的飞行器』? 这个看起无关紧要的问题,却关乎着无人机出口的顺畅。 如果主语是『飞行器』,各国就得按照『飞行器』进行监管,贸易管制条例就比较严格,容易形成非关税贸易壁垒。 如果主要是『照相机』,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消费品,没有其他多余的壁垒的条件。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HSC)第62次会议,“大疆无人机”归类“会飞的照相机”。解决了出口的问题。 当然,我们要要讨论的也是不是出口或者国际贸易。 而是谈谈无人机的用法。 主语的不同,潜意识上也会带来不同的用法。 如果主语是飞行器,我们会认为无人机的用法,就是飞起来,然后再拍摄。 如果主语是照相机,那么一台照相机能做的,他也能做,而且,他还会飞。 当我们以『会飞的照相机』的视角去审视大疆刚刚推出不久的DJI Air2S时,除了是一台极其优秀的无人机外,有着出色的图传和避障,还有各类一键运镜的大师镜头之外。 你会发现他是一台极其优秀的照相机。 采用一英寸 CMOS 影像传感器,2000 万像素,像素尺寸达到了2.4μm,这可是跟索尼黑卡,佳能G7系列同等级别的传感器。 视频方面,可以拍摄5.4k 30P,4K UHD 60,1080P也支持120帧的慢动作。 这个参数,即使放在一众专业相机面前,也不算落后。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使用无人机替换手头的相机,完成日常的照片和视频拍摄。 也是无奈之举,禁飞区越来愈多,北京六环内不让飞,重庆主城区不能飞 机场附近不能飞,有很多小的旅游城市,机场就在城市边上,比如张家界。 很多时候背着无人机出去旅游,压根就没有掏出来飞行的机会, 除此之外,即使是不禁飞的区域,一些人流量较大的景区也开始禁止飞行,也能理解,毕竟要保证游客的安全,也不是所有场合都适合起飞,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即使带了无人机出去,用的机会也很少。 难道,真的就只能怎么背出去的时候就只能怎么背回来吗? 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手动地面飞行呢?』 操作也很简单,甚至也不需要什么附件。左手抓着无人机取景构图,右手按快门就好了。 先来看一些照片吧。 这张照片拍摄于下午的两三点钟,所以使用了减光镜进行拍摄。 照片其实还好,对于视频的工作流来说,减光镜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所以强烈建议购买DJI Air 2S ND 镜套装。 得益于一英寸的大底,照片的宽容度和色彩表现相比于之前的机型,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即使是在室内弱光的环境下,表现也很不错。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拿来拍照片,根本体现不出DJI Air2S的优势。 DJI Air2S是机械三轴云台,由于物理层面的限制,即使你相机自带的五轴防抖再强,也不是比不过机械云台的。 DJI Air2S这个相机以及云台的组合,效果应该差不多等于一个一英寸的相机装在了一个三轴稳定器上。 所以,我直接手持无人机进行视频拍摄了。 先来看一个短片吧。 既然很稳,我们就可以做到以前没有云台根本无法完成的大范围运镜的镜头了。 比如侧面跟随(由于GIF的关系,画质有很大的压缩) 环绕 啊,不好意思放错图了,这个是航拍的刷锅的环绕,下面这个才是手持环绕。 还有最为常用的推 和拉 尤其是这个镜头,我是边下台阶边拍摄的,画面依然很稳,并没有很明显的抖动。 虽然很稳,但是依旧有很多不方便之处,由于无人机的特性,不管是处于什么姿势,默认情况下他都会把镜头调节水平状态,所以很难做到镜头俯仰角度的调整。 比如这个镜头,我本意是拍摄一个从车窗回头看的动作,由于车厢太高,即使我把相机举得很高,取景角度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因为单人拍摄,左手持机,右手拿遥控器的时候,实在多不出手来调节镜头的角度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无人机的遥控器本来是不是为了单手操控设计的。 当产品迭代到一定的程度上,难免会进入内卷的状态,之后的无人机该怎么升级? 更好的摄像头,更远的图传,更长的续航?这些都很好,可是这些参数的提升,已经不能带来体感上质的飞跃了。 尤其是当管控越来越严格,禁飞区越来越多的时候。 那么无人机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呢? 不知道大家发现一件事情没有。 大疆在逐渐的模糊或者说淡化『系列』这个概念。 比如云台相机, 第一代的全程是 DJI OSMO Pocket, 第二代直接就称之为 DJI Pocket2。 再比如Air这个系列的无人机, 第一代是DJI Mavic Air 第二代称之为 DJI Mavic Air 2, 到了这代,名称将Mavic干掉,直接是DJI Air 2s。 大疆为什么这么做呢,有可能是大疆为了之后为了融合之后的产品功能做一个铺垫。 第三代pocket大概率就是用上Air 2S这块一英寸的传感器。 除了操控方式的不同,画质上应该不会有太多差异。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无人机和云台相机合二为一呢,需要航拍的时候,把摄像模组插入飞行模组中,不需要飞行的时候,把摄像模组拿出来当做pocket使用。 而这也正是本次slogen"一有尽有"的终极含义。 数码产品的进化史就是功能融合的发展史。 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不怎么见到收音机,音频播放器的身影,是因为手机将他们的功能集成了。 就连在相机市场,不说已经几乎没有什么音讯的卡片机市场,即使性能依旧有着很大优势专业相机,也不免被手机一点一点的蚕食掉了市场份额,奥林巴斯已经在2020年宣布放弃相机的业务线。 减少器材的形态,功能的融合,就是为了更加易用,适应更多的场景,让更多的人用。 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打败,从来不是因为什么画质,柯达倒闭的时候,生产的胶片依旧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胶片; 传统的相机厂商们也没有想到,自己被智能手机蚕食影像市场的时候,出现的一匹黑马,竟然是一个出身无人机的厂商。 数字能够说明一切。2019年,全球数码相机(微单,单反,卡片)出货量1521万台;而Pocket一代,累计销量一千万。仅仅是因为Pocket把云台和摄像头融合到了一块。 所谓市场竞争,不是10个用户如何分配,而且发掘第十一个,第十二个的用户。这才是创新的目的。 而无人机和相机的融合,正是创新的一个方向。 正常情况下,就是Pocket这样的模式,如果需要飞行,加装一个飞行模块就好了,为什么我想起来擎天柱? 不过这样的方式,有可能会导致售价可能不会那么便宜,但是按照大疆的工业设计能力和配件大厂的实力,拆出来卖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香港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哪家的香港服务器
4核4g6M50G盘20G防御云服务器价格多少钱?T
特发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身边的AI】高空抛物智能追溯解决方案,站
中海&华为签署战略深化合作协议
华为赵博:数字化转型成为地产企业最确定的
这款TCL K6V指纹锁不到千元即可买到?大品
凯迪仕指纹锁哪款好用?买凯迪仕指纹锁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