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深耕热爱 ...
VIEW CONTENTS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深耕热爱 ...

2021-6-27 11:14| 发布者: xtyly| 查看: 250| 评论: 0
摘要: 3月22日,什么值得买发布了“分享每一种值”官方宣传片,片中邀请了佟大为、史航、徐蕴芸、巩玺、李丹妮、flypig、谢星、醉鹅娘、jasonbaba

3月22日,什么值得买发布了“分享每一种值”官方宣传片,片中邀请了佟大为、史航、徐蕴芸、巩玺、李丹妮、flypig、谢星、醉鹅娘、jasonbaba、大脸萌酱、kiday612等11位在各领域里有建树、有话语权、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采访拍摄,记录对这个时代发出关于“值”的声音。3月24日-3月26日,我们将分三期为大家详细解读这11位大咖内心的“值”,欢迎值友们关注!

人物专访第一期,我们为大家带来演员佟大为;编剧、影评人、策划人史航;LONGTENGKIDS创始人、超模李丹妮;醉鹅娘酒业CEO醉鹅娘,分享他们与“值”的故事。

佟大为重新定义时间的“值”

做为演员,佟大为是观众心里的“国民暖男”;做为丈夫,他和妻子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妻”;做为父亲,他有三个可爱的孩子。时间让他变得更成熟,他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

Q:生活中,你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哪里?

A:我愿意把时间花在健康的生活上,我现在很关注健康的问题,然后我自己有在学太极拳,也在学中医,我在花时间在做这样的事。我觉得人可能到了一定年纪,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这个是我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Q:你心里最自在的一天会怎么度过?

A:睡到自然醒,然后起来锻炼身体,然后吃点早餐;找一个可以晒太阳的地方,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一上午,然后中午吃到好吃的午餐;下午可以跟家人一块去公园或者是去看场电影,又或者是全家人一起能做的,比如打球、游泳之类的事情。

Q:和10年前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A:现在比10年前,我觉得人在长大,在变得成熟,可能在同样一件事情比10年前更知道该怎么应对。我觉得现在更知道应该在什么事上花时间,十年前确实不那么懂得使用好时间,先不说1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Q:你做过很多公益,令人难忘的是什么?

A:现在很多人都在力所能及的做公益,我跟我太太做了一个资助贫困高中生的事,当我们的帮助能改变他们学习的现状,生活的现状,最终他们能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我觉得我们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我们力所能及的捐款,都是值得的。

Q:你认为怎么能让一天过得很值?

A:如果是孩子都放假的话,那跟家人在一起,我就觉得这一天是物超所值。如果要是这一天家人都没什么安排,我们能去做一件让家人都能记住的这样有意义的事,我就会觉得这一天这个过得很值,跟家人在一起,其实做什么都可以。

Q:作为演员,哪些基本功是值得做的?

A:我们在学校里老师很早就教过我们,要去体验生活,要观察生活,所以在准备一个角色之前,我们通常要去相关的地方找专业的人士学东西。比如2020年有一部我的作品叫《爱的厘米》,我在里面演了一名心外科医生,我就会提前花时间去专门的心外医院找专家医生,在可以观摩的地方观看他们做手术,一定要懂得心外医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每天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每天要面对什么样的患者,他们的手术是什么样的,我才能把医生演的像一名医生,当然这些也是我们进戏剧学院老师很早就教给我们了。正是因为花时间在这些事上做了这样的准备,所以这次的心外的医生演的让很多医生觉得还像一名医生。

Q:做为父亲,哪些事情是必须要花时间的?

A:我觉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工作的性质,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请假是非常难的,对剧组也会有影响,所以通常会提前规划好,尽量在孩子的寒暑假期会留一点时间,能跟他们在一起度假。平时不拍戏的时候,如果我有一天的时间,我都会回到北京陪他们锻炼身体,或者是带他们去上课,做一个爸爸该做的一些事情。

史航热爱本能

“生命如果算一段旅程的话,哪有标准答案,你不可能拿出一个旅行攻略去度过你的人生。值或不值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每一刻最忠于自我的选择标准。”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

  • 天生的热爱

史航,在微博注册名鹦鹉史航,谐音源于黑泽明的《影武者》。在认证一栏,编剧、策划人、《鹦鹉话外音》主讲人、《奇葩说》第三季辩手等身份都有着可以深挖溯源的过往。在网络上的史航,爱书、爱怼、爱夸。

他喜欢藏书是有目共睹的,最大的花销就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书。包括拍卖的书籍、二手书、签名本、海报、信札,手稿,几乎所有承载文字的载体都在收藏列表中。他时常在微博分享书单和摘录亮点,也自有一套读书识人的理论。“读一本书,最起码能了解三个人。”第一个是写书的人,包括做出版、装帧设计和绘制插图的人,通过这本书甚至只是通过一篇文章都能对生产者有所了解;第二则是喜欢这本书的自己,不论是十年前还没读懂的“我”还是五年后重读又另有见解的“我”,这是另一种从背后了解自己的过程;第三是世界上另外的阅读者,不管是在微博评论区还是豆瓣点评里,在芸芸众生中总会遇到有相似好恶标准的人,“人世间就有这样一个三角,读一本书就能了解三个人,这件事就是特别有意义的”。

关注已久的粉丝们,多少都见证过史航的怼人功力,极快的反应力让他总能兵不血刃,见招拆招。“就像你问我无边落木萧萧下,我能立刻回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十五到二十秒里形成思路回复,对他来说是一种本能反应,甚至会带来一些奇妙的好处。“因为我一怼人人一怼我,就变成一条新的微博,我本来想夸或想骂的书和电影反而得到了再一次的推广。这样的话,任何反对我意见的人都在无形中帮助我推广了我的意见,这就是个好事。”除了所谓怼的方式,人和人之间的断舍离也是一种高效社交,互联网发明的拉黑功能同样能让不契合的彼此减少共处的矛盾。

高频次的互动同样体现在“夸”上。史航在微博置顶了一条活动召集,他会给那些响应活动,发布照片的女性以毫不轻薄和敷衍的态度送上评论,美和青春不该被年龄、身份定义,就像这条微博里提出的那句卓别林的台词,“应该对美做出反应”。在上百条充满诗意的回复里,美从未被辜负。

在这些言行中能大概拼凑出史航的生活之道。“我热爱我的本能,尊敬我的本能,我本能吸引我的,我绝不抗拒。”随性而为,趁兴而来就不败兴而去,所以他会立下在自己发声的平台上,能免费评论的一切就永远不收费的承诺,会愿意并且享受得去跑龙套,即使电影不卖钱甚至自己的戏份被一剪没,但这些天然的热爱对他而言就是值得的。

  • 画骨识人

史航的交友范围几乎覆盖了与文化相关的大小圈子,导演、演员、编导、制片、脱口秀演员、策展人,有人是相识于微末,也有人是偶然相逢又引为知己。

“我是通过细节来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于是他选择在去年年末卖力为大鹏导演的新片《吉祥如意》吆喝,因为在过往细节里发现大鹏身上有着“敏感又善良”的特质。他会在《隐秘的角落》还没有播出前,因为偶然在一档节目里遇见张颂文,并且聊得甚欢,就邀请这位当时还没被大众熟知的好演员到自媒体平台“四味毒叔”,相见恨晚得聊出了六七期的内容。再到李诞、王建国、李雪琴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在媒体语境下引爆流量,在公众面前博得关注,但作为观众仍会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对于史航来说,“认识他/她这片树叶,比社会的那个泰山更重要。因为我认同的不是他们所代表的族群、圈层、流量,而是这个人本身有意思。”

他一直认同木心说的一句话:“识时务不如识俊杰。”读书、看碟、看综艺本质上都是为了“识人”,因为时务时时在变,报刊杂志期期都会有不一样的主题,更枉论所谓的流行风潮。类比如果自己喜欢某类穿衣风格,不如多结交类似衣品的人,识人才是以变应变的绝佳方式。

这也是史航至今仍旧喜欢从事话剧、舞台剧工作的原因,在这个圈层里,留下的是对创作足够热爱也足够聪明的人,有机会对话的是赖声川、孟京辉,这些从业者不带功利心,带着真诚和热忱,值得结识也值得深交。每个人的日常的生活里,除开吃喝睡这些动物性摄取,剩下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与更多人相遇,摄取人间的滋味,与让你惊奇或者惊艳的人性相遇,“每个人都很俗,只有人跟人在一起相遇的时候,才能彼此都不俗。”

  • 取悦与被取悦

在被“996”、“内卷”这些热词裹挟的21世纪还没有上过一天班的史航,已经屏蔽掉了常人百分之八十的内耗和负面情绪。不需要为了工作被迫营业,身为自由人保持自我,取悦自己这门功课被完整保留在了他的生活里。

“当年在《艺术人生》里听黎明说过一句话是有多大头戴多大的帽子,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帽子压到肩膀,你的脸反而漏不出来了”,在史航看来,想要成为与众不同的人首先要学会的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用勉强自己硬穿进男模的西装,看着扣子崩开,也不用急于把自己改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他评价自己是一个“中年宅男胖子”,穿着上喜好中式的袍子和各式各样的帽子,为的就是给自己不甚有特征的五官加上亮点。在和女明星合影时,他时常会穿着图案有亮点的T恤,比如领口是一双往边上瞄的眼睛,或者肚子上画着一张表情搞怪的脸,恰恰是由有肚腩的人才能撑起衣服,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他追求的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善用自己的长处显出与旁人的差别,不至于流俗,与甲乙丙丁雷同,“我害怕成为千手观音中排中间的那个,所以我拼命长到一个任何千手观音长在前面都不能挡住我的一个体型。学会在人世间不断地躲闪,不被人遮挡住,这是我一个小小的心计和功利吧。”

不强求自己,学会取悦自己所带来的共情,也一样体现在体谅和不强求他人上。

在于“看到勉强就希望别人不勉强,”在于“以众人为师,不管别人勉不勉强,自己要做到不勉强”,不需要勉强收入不高的人去高消费,他欣喜于看到踩着高跟鞋一整天的女孩进入家门甩开鞋子光脚行走。包括史航曾经去上写作课,被男生请教追女孩的方式,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教会学生们理解外向的女生可能私下就是安静内敛的。他提出一个最简单的比喻,一个城市白天最喧闹的是游乐场,但到了晚上一断电一片漆黑,最安静的也是游乐场,很多女孩在白天的外向、花枝招展的一切更像是辛苦的营业,而当她回归静谧时,“如果你跟她相处就不要再让她取悦你,甚至你都可以不取悦她,背靠背各自看书都挺好的。你要学会跟一个夜晚停了电关了灯的游乐场相处。”在感情的命题里,两情相悦从来不是平衡木,不是僵死的隶属关系,彼此保持死板的平等,而是“我可以改变我自己,但我只愿你是你”,是一种互相取悦、轮流取悦的互动行为。

  • 误解与自洽

作为表达者的史航,习惯于被误解。

语言是有鸿沟的,认同感也同样。他在二十一二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跟着孟京辉写话剧,叫《我爱XXX》。他作为编剧就在其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欢迎误解,以便普及”。这话听来傲娇,但同时是他的心里话。“就像如果人人都有一条丝巾,有人用来拴脖子上,有人用来拴凳子,但只要物尽其用,我都认,因为误解是分享者最终的宿命之一。”

他在微博上做分享,会被误解、被遗忘,但对他而言是值得的就是最重要的。可能自己今天在网络上分享的内容,在一周之后只会有两三个人记得,一年后可能只会有一个人记得其中的一句话,时间的流逝就是磨损淡忘的过程。但是对他自己来说,用微博提到过、记录过,甚至有粉丝还会在许久后再度提起,被分享的这件事物的使命就完成了,“因为记得就是拥有”。分享时不强求,就像是你推荐的书不见得别人都要买,买了不见得都要读,读了也不见得要跟你一样喜欢,他自己形容就是“一人知我不恨天下,有一个人记住,那我今天的分享就没白说”。

误解和自洽可以共处,没有谁是真正背对着世界的,忠于自我的人内心永无荒漠。

李丹妮儿童教育里的美学起义

“你觉得最值得的事情是什么?”

“我觉得陪伴着孩子在爱与美的教育当中获得自信是我觉得最值得的。”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

  • 回归本源,重新出发

李丹妮的成长历程几乎契合了中国时尚行业飞速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个来自辽宁丹东的姑娘带着闯劲来到北京直至走出国门,敲开了时尚圈不分国界的大门,也是中国最早一批扎根时尚行业的专业从业者。“我做模特入行是幸运的,因为这让我在很年少的时候就找到了热爱的职业,并且结识了一群至今都志趣相投可以互相帮助的朋友们,这对我自己的人生来说是值得且重要的”。从18年成立龙腾kids,至今是第三个年头,在深耕儿童美学教育的过程中,最为亮眼、也能直观展现成果的就是由她每年牵头举办的中国国际儿童时装周。

这份事业的初衷来源于一场巴黎时装周的儿童走秀。那年李丹妮四岁的女儿应邀去巴黎走了一场少儿fashion show,这场成功的秀让她意识到孩子们的世界也是需要时尚的,这种对于品味和气质的培养是国内市场还欠缺的。这只来自巴黎的蝴蝶扇动了大洋彼岸的李丹妮,“我要把这场秀搬到北京,让中国的孩子们也能感受和拥有这个舞台,然后我做到了。”

她把多年行业的积淀与这份事业做融合,在她的预设下,这些舞台是让孩子们专注自身,自由发展,而不是过分成人化和商业化。她给孩子们打造专业的舞台,专业的后台,专业的行业氛围。孩子们从老师设置的环节里学习自主的完成每一件事,包括和化妆师造型师的沟通,让他们学会享受过程,而这份体验也会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在这个前提之下,儿童时装周也从第一年的小型规模,再到第二年引入更加正规的模式,打通行业的上下游,构架了模特和儿童服装品牌、衍生品品牌之间的桥梁,同时带来越发正向的行业反馈。

  • 美学教育的三重进阶

套用一个年度热词“内卷”,在现在这个行行皆卷的时代,儿童通识教育也不免被焦虑的家长们列入了竞争的赛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儿童美学培养的重要性。不同于语数外的课外辅导,学会一个公式一种语法就能带来即时的教学反馈,对于孩子美学的培训,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更需要给他们构建沉浸式的环境,而这也是李丹妮一直在致力发展的方向。

在她构筑的体系里,美学教育有三重进阶,第一是让孩子认识美,第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第三则是塑造自信。

家长们投资美和美育,并不是一定要要求孩子成为模特、成为艺术家,进入相关的领域从事相关的工作,提前规划好未来,而是给孩子一段人生中难得的体验,体会到美的价值更为重要,他们也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美、懂得美、欣赏美。

李丹妮的美学观念是不过分追求潮流,“我更崇尚的是有个人风格和个人的喜好”。她的这个观点也在美学教育里从一而终的体现了,“时尚从来就不是一个定向词,美的定义是宽泛的,”教会孩子们感知和欣赏不一样的美,能够让他们提前找到自我的方向,找准自己的风格和定位,意识到美从来不是用单一模版来衡量的。

自信是教学成果最重要的呈现形式。“美的教育源于我们给孩子的自信,”比如练习声乐就是用歌声去打动听众,练习演讲就是学会侃侃而谈,用有逻辑的语言让人信服。而让孩子成为模特去走秀,他就必须依靠行走来展现台风,在极短的时间里去抓住别人的眼球,并且不畏惧闪光灯,勇于在台前展示自我,不仅是对孩子甚至对大多数成年人都是不小的挑战。但是真正经历过,塑造出敢于表达的自信,“有自信的人就很有力量,甚至能在言行举止上感染到他人”,这对于未来的助益是难以估量的。

  • 重新定义亲子关系

对于儿童教育的深刻理解,除了来自过往的经历也来自于李丹妮的亲子关系。

“妈妈这个称呼不是一个枷锁,不代表你做了妈妈就不能做自己,”这两年的疫情让我们重新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值不值的意义,对于她而言,回归本源,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不是臣属关系,家长要做的是陪伴一个生命的的成长,仅仅是陪伴而不是左右孩子的人生,是引导而不是苛求。“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更清晰更敏感,也更天马行空,他们看到的可能比我们看到的世界更精彩。我们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和理解,并且不干涉他的成长。”

她感谢过去的经历塑造出现在的自己,她感恩这场来自上天安排的缘分,让她更加坚定的投身儿童美学教育的行业,带来这一场具有独创性的美学起义。

醉鹅娘美酒醉人

“你觉得最值得事情是什么?”

“当你可以放下功利心,全身心投入你在做的事情,根本不考虑值不值的问题就是最值的。”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

《分享每一种值》第一期:佟大为、史航、李丹妮、醉鹅娘与你畅谈什么是「值」

  • 觉醒时刻

在被鲜花和掌声、“企鹅团创始人”、“贝丹德梭特邀酒评人”这些称谓包围之前,醉鹅娘不是没有被迷茫、误解这些词环绕的。

醉鹅娘本名王胜寒,她最早在留学期间就以“纽约留学女”的账号活跃在社交平台上,在自媒体的概念都还在雏型,更枉论发展自媒体经济的彼时,就已经靠生产内容获得了大批的原始拥趸。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和“网络喷子”的群起而攻之,回溯开始接触红酒的源头,她笑称“是想要借酒消愁”。而在大学毕业后,当她决定要去专修红酒时,周围不理解的声音也愈发多了起来。在同龄人在投行、咨询公司做着光鲜亮丽的主流工作时,毅然转换赛道的她也有迷惘过,“当被朋友问到,我打算怎么去规划我未来的职业,这样做是不是值得,我在那个时候其实并没有答案”。

在和醉鹅娘的整个采访中,“缘分”这个颇有些玄妙的词屡屡出现。“阴差阳错”、或者“水到渠成”似乎都可以给她一路走来的经历做注解。

因为借酒消愁开始接触红酒,但随之发现了自己品酒时具备敏锐的通感,她开始想要探究这些洋洋洒洒百来字品酒词的背后是否仅仅是她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还是具有红酒文化的学术支撑的,于是踏上了专业精修红酒的求学之路。又因为求学过程中她发现整个知识框架对于初学者很不友好,于是她用梳理底层逻辑的方式重新解构了这些知识并分享出去,这也是后续一切的初心和她以“醉鹅娘”这个名字涅槃新生的起点。

  • 红酒的新世界

真正打开酒文化的大门,一个繁复、馥郁的新世界向着她迅猛而来。

“每次都会有很多人问我你最爱的是哪一种酒款,但对我来说当年让我爱上的那些红酒,你现在看来都是平平无奇的,但是就是有非常的缘分,让你感受到不同类型的酒能够给人传递的信息也是不同的。”醉鹅娘曾在学酒的时候去帮忙试酒,其中有一款是04年的白马庄,当时所有人品过都觉得不过如此。然而在两天后的餐酒搭配课,老师让大家盲品一款酒,大家给出的评价都是“怎么会有这么好喝这么开放的波尔多”,结果老师表示这正是同一瓶酒,只是经过了两天的醒酒再回品,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味道。这件事给她的触动非常大,“让我意识到酒不是工业化的产品,它本身像人一样是有不同的阶段的。而你在什么时候遇到这个人,是判断这个人对你来说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够跟你结缘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抛开情绪的滤镜,真正体验过再留待时间去检验,有因果才能有所定论。

很多酒圈人习惯性给各种酒贴上标签,去评定优劣,这在她看来也是一种傲慢与偏见。“其实你看到的只是整个酒生的某一个横切面而已,类比好像我们遇到一个人就轻易界定这个人的水平,但我们只是在他人生中短暂的横切面见到他,我们本身并不具备一叶知秋的判断能力。”

酒之于醉鹅娘,不再仅仅是物质的表象,而是有了意象。红酒带来的价值在于让人开悟,“通过一瓶酒,你甚至可以感受到非常多的人生哲理,甚至看到世界是怎么运作的,这是红酒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其价值同样在于予人好的品味,“学完红酒后我发现品味变好了,其实品味就是体会美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能够被传递到其他领域的”。

她自嘲曾经像对着品味宣战的堂吉诃德,把品味归结到所谓物质化的精致生活,但其实不然,真正的品味是一张通向现代社交生活的昂贵船票,是可以让人超脱对错去理解一件事的价值。“如果说你不能超越自己的喜好去获得对质量、风格的判断能力的话,红酒对你来说就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已,你能够通过红酒获得在审美上面的陶冶就是非常有限的。”就像是如今人们喜欢不停站队,撕裂了观点的整体表达,就是因为“都在用对错去看待事情,而不是用审美的眼光”。

  • 结语

在她的理论体系里,学习审美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让红酒爱好者们能够在红酒文化里受到滋养,不止停留在自己的喜好上去欣赏其他的事物是她做红酒教育的动力,也同样是她认为的品味的最大价值。她试着用酒来诠释生活,带着超越年龄的深刻、感性以及共情力,构筑出属于她自己的表达体系。

——————————————

佟大为(演员)说:“让时间更有价值,是成熟的定义。”

史航(编剧/影评人/策划人)说:“识时务不如识俊杰,断舍物不如断舍人。”

醉鹅娘(醉鹅娘酒业CEO)说:“质量和风格是两件事,品位把它们分开。”

李丹妮(LONGTENGKIDS创始人/超模)说:“改变一代人的审美和自信,是我的梦想。”

无论是怎样的身份,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视角,深耕热爱、坚守本心、全心投入,都是最值的事情,这些是否也是你心中的看法呢?对于你来说什么是「值」呢?希望本期的分享可以给值友们一些有价值的思考,我们下期见!




Tab标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推荐快讯更多

乐居居-让生活更智能!

  • 反馈建议:153890879@qq.com
  • 客服电话: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乐居居  Powered by©  备案号:湘ICP备15009499号-1